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会展理论
 
会展业破局进行时?
 

  近年来,中国会展业延续了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据商务部数据统计,目前全国室内面积在5000平方米以上,正在运营使用的专业展馆达211个,可供展览面积共计1000万平方米。2019年一季度,全国专业展览场馆举办各类展会共计898场,展览总面积达1750万平方米。中国可供展览面积和展会举办规模均稳居世界首位。近日,中国国际会展业发展大会上,业内官员、专家以及相关从业者齐聚一堂,探讨新形势下会展业的突破之路。优化展览业布局

  商务部服务贸易和商贸服务业司副司长王东堂表示:“会展业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和加速器。当前全球经济和产业格局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日益兴起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传统的会展模式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王东堂指出,面对新形势,中国展览业要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品牌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加快产业转型升级质效提升。同时,要坚持创新引领,加快管理创新、市场创新、服务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今年4月,商务部和海关总署联合发布公告,不再实施四种境内举办经济技术展览会办展项目的审批。“改革实施后,约95%的原来由商务部实施行政审批的涉外经济展览会项目,转为网上备案,企业的办事效率和成本大幅度缩减,业界反映良好。”王东堂称。王东堂指出,要进一步强化政策引领,优化展览业布局,加快推进展会的市场化进程,鼓励产业特色鲜明、区域特点显著的展会发展。他表示:“做大做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京交会等国家级品牌展会,做精做实一批专业品牌展会,发挥品牌展会对城市、产业、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带动作用,拓展展览业的市场空间。”王东堂认为,要与各方加强政策沟通和工作对接,抓住用好“一带一路”倡议的契机,进一步深化与各国展览业交流合作,推动将展览业合作纳入多双边服务贸易合作机制,推进众多国际优质展览资源引进来,支持更多中国企业和展览走出去,共同推进第三方市场合作。此外,王东堂建议,进一步健全行业统计制度,推动开展全国展览业大数据建设,加强展览诚信体系建设,推动部门间监管信息共享和公开,实现信用分类监管。还要深入推进展览业知识产权和标准体系建设,做好展览会品牌保护和展览业标准的推广应用,夯实行业发展的基础。会展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已经成为产业及企业之间,产品与技术交流展示互动合作的一个重要平台,也是产业与社会、企业与用户之间互认、互通的绿色通道,还是助推产业、开拓市场、提质增效的有生动力。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会长王瑞祥建议,应加强对形势的研判,认识到会展业在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中新的发展趋势。以产业链思维来谋划展会,把产品的产销、论坛研讨、合作交流、项目对接、新闻发布等各项围绕展会的相关活动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和经济链条。还应更多关注企业和市场需求,以及消费者心理活动和预期,并以此为切入点,来界定会展的内容,以及活动形式、创新运作模式,为产、销、用多方搭建起一个沟通和交流的平台。同时,依托“一带一路”以及境内外的国家工业园区等资源,拓展展会服务领域,提高展会服务功能,努力把展会打造成品牌展会,打造成国家名片。会展业迎来科技风潮

  全球经济格局正在不断转变,西方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之风频现端倪,造成多边、单边贸易摩擦不断。纵览世界经济变化,中国会展业未来将如何破局?中国会展业国际经贸论坛组委会主任王志平认为,应紧盯世界局势,寻找机遇,谋求新发展。“伴随着全球经济不确定因素的逐渐加剧,全球会展业发展也深受影响,并且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王志平分析,由于经济增长变缓,国际展览市场,尤其是欧美展览主办方正在寻求国外开展业务,谋求新市场、打造新机遇。这不仅会促进会展业全球化的深入发展,也会推动各国会展从业人员的交流和互动。当前,智能签到、大数据采集、移动互联网应用,以及人脸识别等技术产品,被广泛地应用到了国际展会上。王志平指出,随着科技化的不断发展与延伸,全球会展业将真正迎来科技风潮。因此,充分地利用好技术手段,实现产业升级,提升行业质量,已经成为全球会展业发展的共识。“过去两年间,全球会展业市场的商业并购现象十分活跃。作为朝阳行业,会展业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因此,会展企业需要拥有全球化事业。”王志平称,在近年的并购案例中可以发现,会展企业既着眼于全球战略整合与布局,也在局部领域进行着合作与调整,其目的就是为了增强企业竞争力,完善企业的发展模式。王志平还强调,随着新兴业态的发展与壮大,会展业需要更具现代化的创新思维,拥有全球化视角的复合型人才保障队伍。新行业的崛起与壮大,正在重塑会展业的发展。随着世界的推移、技术的进步、经济市场的变化,正在深度影响着会展业的发展。从医疗、制造业、能源等传统行业展会持之以恒的发展态势,到电子、智能、移动、零售业这一类新型展会的崛起,新的行业正在改变着传统消费市场。受其影响,会展业的客户群也正在步入多元化发展阶段。王志平表示:“如何接纳新事物,满足新客群,树立新生态,全球会展业的发展既需把握机遇,又要推动思想的创新。”

  会展城市的特色布局

  全国各大会展城市也都纷纷针对当前面临的挑战不断进行突破和创新。麦肯锡咨询公司全球合伙人石俊娜提到,当前全球会展行业呈现七大发展趋势:展会融合;规模化发展;大型综合型场馆向临空迁移;会展对区域经济拉动持续提升;以会展业为支点的EBD(交往型国际生态商务区)日渐呈现;全球影响力的会展成为城市名片;多中心大都市场馆布局呈现“星+卫”版图。与领先城市相比,北京在活动总体量、场馆总规模以及会展业对经济的直接贡献上均存在显著提升空间。在文创和现代服务业的展会活动数量上存在明显提升空间,在科创的细分主题上需进一步强化展会活动的覆盖力度。在活动能级上,北京亟待打造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标志性活动。在展览场馆方面,北京场馆面积的不足极大制约了展览活动总面积的发展。在场馆结构上,北京尚缺乏10万平方米以上的高品质、展会功能融合的场馆,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北京大型展会活动的发展。上海新国际博览中心总经理Michael Kruppe认为,现阶段展会细分越来越明显,部分展会已经融合专业买家和普通观众的观展需求,但一线会展城市会展场地资源仍然缺乏。高品质会议往往会选择一线城市交通便利的区域,二三线城市也逐步发展。他表示,便利性、物流、服务(美食、酒店、餐饮、娱乐)、功能性、价格、更多娱乐元素和安全保障成为观展的主要的衡量因素。石俊娜指出,针对这一发展现状,参考国际领先城市经验,北京未来应进一步完善会展产业版图,形成梯队鲜明、功能完备的场馆布局。在此基础上,提升北京会展活动整体能级和经济拉动效应,促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加速北京向全球中心城市的发展步伐。据杭州市商务局巡视员黄峰介绍,2018年杭州市共举办展览280个,展览面积302万平方米,共举办会议14061场。根据国际会议与大会协会(ICCA)发布的2018年全球会议目的地排行榜,国内城市中杭州排名第3(仅次于北京、上海),也是全球100强国际会议目的地城市。他指出,未来,杭州市将从“努力打造更便捷的城市交通网”“不断提升会展设施水平”“积极改进会展服务能力”三方面入手,促进杭州市会展业发展。据悉,杭州萧山国际机场目前三期扩建工程正在抓紧推进。未来,萧山机场将接入城市地铁线路、高铁站等,形成大型立体综合交通网络。目前,杭州国际博览中心也正在加紧进行二期扩建。扩建完成后,室内展览面积将由原来的8.3万平方米提升至15万平方米。

来源:中国对外贸易杂志





[返回栏目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