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区域会展
 
洛阳会展业转型升级正当时
 

  洛阳,闻名天下的古都。作为中部地区新兴的会展之城,洛阳正面临一场转机。

  举办展会32场,同比增长18%;展览总面积18.42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3%……这是今年上半年洛阳市会展业交出的成绩单。

  当前,洛阳推动全方位高水平对外开放,厚植高质量发展新优势。洛阳会展业转型升级正当时。

  综合效益不断提升

  近年,洛阳(国际)创意产业博览会、洛阳国际机器人展、国际牡丹产业博览会等一系列品牌展会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洛阳会展业的“能见度”越来越高。

  对于市民王宇来说,“展会多了,有了更多机会带孩子‘看世界的窗口’。”上半年,他带孩子到洛阳会展中心看了第四届洛阳国际机器人展和第七届创意产业博览会,钢铁侠机器人、会讲故事的教育机器人让孩子大开眼界。“我认为展会可以提升市民的素质。”王宇说。

  在洛阳尖端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看来,展会上的“试水”让他更有信心将新技术的“洛阳标准”向全行业推广。

  对于洛阳市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斌来说,第七届洛阳(国际)创意产业博览会的成功举办让他对承办下届展会有了更多的信心和期待。

  洛阳市会展办提供的统计数据显示,全市2018年举办各类展会活动38场,展览面积34.7万平方米,交易额达90.86亿元,拉动了文化、旅游、工业、商贸等相关产业。

  “2013年洛阳会展中心投用后,我市会展业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过快速启动、稳步推进阶段,驶入发展‘快车道’。”洛阳市会展办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随着管理体制逐步健全和服务保障体系日益完善,洛阳市会展业品牌化、市场化、专业化程度不断提升。

  仍有短板需要补齐

  与国内一线城市及省会郑州相比,洛阳会展业还存在不小差距。洛阳未来还需补齐短板、发挥优势,将会展业打造成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和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加速器”。

  首先,洛阳会展业普遍呈现“三多三少”现象。整体发展水平待提高。洛阳市日常消费类展会多,约占展会活动总数的80%,专业品牌展会少;展览活动多,约占展会活动总数的90%,会议活动少;流动展多,约占展会活动总数的60%,自办展少。

  业内人士指出,专业展会的培育需要有优势产业作为支撑、有一定规模的批发市场或专业市场作为依托。目前,洛阳除牡丹文化节、旅博会、工博会等少数展会有优势产业作为支撑外,依托产业或专业批发市场发展起来的展会较少。

  其次,该市会展主体培育力度待加大。当前洛阳本地专业会展公司少且能力弱,存在亏损多、赢利少、办展积极性不高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是老公司多数为广告策划、文化传媒公司,参与节庆、文化和会议活动的较多,直接参与展览业务的较少;二是新注册专业会展公司办展经验不足,客户资源少,活动策划协调和市场运作能力较弱;三是公司的培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还需要政府持续加大培育力度。

  最后,洛阳场馆综合保障能力有待提升。该市场馆面积小,层高、承重均不符合会展专业场馆要求,直接影响了知名品牌展会的引进工作。会议室少且容量小、会议配套设施不全,无法承接各类高端会议。会展配套软硬件设施不完善。

  业内人士分析说,一方面,洛阳市场馆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未能跟上会展业发展的速度;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主动服务会展的意识需要加强。

  转型发展大有可为

  “大力发展城市会展经济,全力打造中原会展名城”已经成为洛阳“9+2”工作布局现代开放体系重大专项内容。去年5月,洛阳市政府印发了《洛阳市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会展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标志着洛阳会展业进入转型升级阶段。

  “会展业是城市发展必不可少的一项。”洛阳霓光创意产业孵化器董事长王新华认为,洛阳会展业发展大有可为,洛阳应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引进专业人才,加快行业进步和产业升级。

  洛阳会展业的转型升级之路该怎么走?洛阳理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院长曲红升说,洛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需要更多新兴的、有创意的展会来传承和发扬城市的文化和产业优势,建议会展业结合历史文化、洛阳市“565”现代产业体系等优势,取得更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业内人士建议,洛阳会展经济要想有长足的发展,除了补齐短板、理顺体制、完善服务,还应充分利用洛阳独特的文化旅游资源、特色产业和区位优势,引进培育高端品牌和国际展会,扩大城市影响力,以此吸引投资,促进旅游,推动洛阳对外开放进程。


来源:中国贸易报




[返回栏目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