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国家级展会
 
进博会是新时代中国主场外交和对外开放的亮丽名片
 

  2019年11月10日,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闭幕,在为期6天的“进博时间”里,在“新时代,共享未来”的主题下,全世界的目光聚焦中国,多个国家领导人、参展商、采购商和专业观众齐聚在进博会这个主场外交平台上,相互交流,洽谈合作,累计意向成交711.3亿美元,比首届进博会增长23%。进博会作为迄今为止世界上首个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是中国积极扩大进口、主动开放国内市场这一对外开放战略的稳步推进。 通过进博会这一主场外交平台,中国正在以实际行动继续坚定不移地持续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为世界各国打开机遇之门。进博会在国际社会中的吸引力和国际影响力也在持续提升,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开展主场外交和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和重要名片。

   首先,进博会通过搭建“买全球、惠全球”的主场外交平台,唱响了中国对外开放的中国好声音。本届进博会的主宾国数量从首届的12个增加至15个,越来越多的全球产品通过进博会这个主场外交平台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进博会这个主场外交平台收获“进博红利”,使中国对外经济合作的“朋友圈”越来越大,伙伴越来越多,影响力日益增加。习近平主席在首届进博会主旨演讲中就曾明确表示,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由中国主办,世界贸易组织等多个国际组织和众多国家共同参与,不是中国的独唱,而是各国的大合唱。进博会是促进全世界合作、对话的重要平台,本届进博会共有181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与会,3800多家企业参展,超过50万名境内外专业采购商到会洽谈采购,展览面积达36万平方米。所有举办国家展的国家均派出了高级别官员参会。值得一提的是,法国总统马克龙应邀出席此次进博会,大大提升了进博会的国际影响力,唱响了全方位对外开放的中国好声音,使主场外交效应得到了更好的发挥。

   其次,进博会是中国推进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纵观习近平主席在两届进口博览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从《共建创新包容的开放型世界经济》到《开放合作命运与共》,开放已经是进博会主旨演讲的关键词,中国向全世界宣示了中国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并发出了共建开放合作、开放创新、开放共享的世界经济倡议,向国际社会传递出携手发展、共享未来的积极信号。在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贸易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国际背景下,中国借助进博会这个新一轮高水平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高调宣示“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向世界展现越来越开放的一面,凸显了中国的大国担当和全球化视野。

  与此同时,习近平主席还宣布了中国持续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的五方面具体措施:第一,继续扩大市场开放;第二,继续完善开放格局;第三,继续优化营商环境;第四,继续深化多双边合作;第五,继续推进共建“一带一路”。进博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中国准确把握世界发展大势,宣示了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决心,在世界处于十字路口的当下体现了中国应有的责任和担当,突显了“中国开放的大门只会越开越大”的魄力。

   最后,进博会成为中国与世界各国分享中国发展机遇,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生动实践。在当今全球单边主义、贸易保护主义盛行的情势下,中国以实际行动为全球经济不确定性注入确定性。尽管中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但一直致力于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承担自己的责任,展现大国担当,推动世界各国共同发展。中国凭借着广大的市场空间和强大的购买力,正在从“商品之国”变成“机遇之国”,为各国提供更多市场机遇、投资机遇、增长机遇,助推全球贸易与经济繁荣,邀请更多伙伴一同搭乘中国发展的快车,分享中国发展的机遇和红利。通过举办进博会,越来越多的全球产品通过进博会这个主场外交平台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通过进博会这个主场外交平台收获“进博红利”,赢得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在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中国向全世界宣誓:对外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脚步不会停止,中国通过进博会这一主场外交新平台,主动张开双臂,敞开胸怀,与世界各国共享机遇,共谋发展,彰显出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坚定意志、决心和诚意,展示了中国捍卫开放的世界经济、引领全球发展的雄厚实力,赢得了广大参与国领导人的广泛赞誉。“中国市场这么大,欢迎大家都来看看”,这既是向全世界发出的邀请,也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支持经济全球化的实际行动。进博会是中国首创,是中国的,也是属于全世界的,进博会正在向世界展示一个更加开放和自信的中国,中国也在用实际行动为世界构筑一个共同发展的平台。可以预期,有中国的广阔市场做支撑,有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的政策作保障,未来进博会一定会越办越好,成为中国开展主场外交和对外开放的标志性工程和重要名片。


来源:光明网





[返回栏目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