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第三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在江苏省淮安市拉开帷幕。这场为期三天的国际食品博览会,是江苏省唯一经中国贸促会批准举办的“国”字号食品类“国际”展会,也是今年淮安市举办的首个国际性展会、线上线下联动性展会,对于更好地融入新发展格局将起到有力推动作用。 为发挥淮安千亿级、江苏万亿级食品产业优势,经中国贸促会批准、江苏省政府同意,自2018年起,淮安市每年举办一届中国(淮安)国际食品博览会,在打造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拓展海外的国际食品品牌展会道路上迈出了坚实步伐,赢得了海内外客商、会展业界和人民群众广泛好评,被写进江苏省《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中,列为全省综合性重大开放平台重点打造。 融入国内大循环促消费扩内需 定基础量级的产业规模,特别是2018年成功举办的首届食博会,一举拿下“中国食品名城”金字招牌,进一步提升了城市美誉度和影响力。食博会搭建的广阔平台为淮安市企业特别是食品企业融入国内大循环创造了有利契机。 盱眙龙虾、淮安大米、淮安黑猪、淮安红椒等一大批淮安农产品成为每届食博会上的网红农产品,受到广大市民的青睐追捧。今年食博会,50余家淮安本土农业企业将参展,众多淮安优质特色农产品将再次汇聚“淮味千年”展区。 淮安是农业大市,一直是上海农副产品供应基地。作为全国闻名的鱼米之乡,淮安的大米、蔬菜、水产、畜禽等品种丰富、特色鲜明。为了适应高标准的市场需求,近年来,淮安市着力打造品牌农业,以特色产业为主抓手,以品牌农业为引领,聚焦特优高效种植业、特种水产业、特色生态休闲业,构建品牌农业体系,为更好地融入国内大循环奠定了基础。 坚持国际化助推开放合作 淮安是全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农副产品深加工基地、华东地区最大的中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和生猪产业强市、江苏省最大的设施蔬菜生产基地、淡水鱼加工基地和第二大水稻生产基地,是名副其实的“鱼米之乡”。 如何将丰富的农产品资源更好地转化为发展资源,是淮安举办食博会的重要课题。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国际化标准,是每届食博会的鲜明特点。 淮安市委书记蔡丽新说:“近年来,我们牢记习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殷切嘱托,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充分运用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丰富的农业资源禀赋,集成政策做大做强食品优势特色产业,食品产业产值数年前已突破千亿元大关。今年以来,我们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要求,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精心打造具有淮安特色、中国韵味、国际风范的食品类盛会,全力秀出淮安精彩、办出展会影响。希望通过打造新型、现代、专业、特色的国际食品品牌展会,为参展企业拓展市场、寻求项目合作提供更多机遇,为采购经销商拓宽采购渠道、提高采购效率提供更佳途径。”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 去年10月,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之前,淮安市在上海举办招商招展推介活动,邀请100多家知名食品企业和机构参会,该活动已成为中国进口博览会江苏交易团的重点配套活动之一;据介绍,经过前期精心筹备,第三届食博会招商招展取得了丰硕成果,参展食品企业336家,其中益海嘉里、百胜等31家世界500强和国际知名食品企业参展,中粮、华润等国内知名食品企业参展。 国际知名食品企业和国内知名食品企业同台交流合作,将是第三届食博会最亮眼的商贸活动之一。相关部门按照“把第三届食博会作为提升食品产业的专业展会、集聚优质资源的高端峰会、促进转型跨越的重要机会”要求,坚持国际化专业化品牌化定位,进一步完善筹备方案、丰富展会内容、优化活动组织,精心打造具有淮安特色、中国韵味、国际风范的盛会,全力以赴秀出精彩、办出影响。 本届食博会线下展览面积约2万平方米,设有境外食品馆、境内食品馆、淮安特色馆、精选食材馆、美食风情馆五大展馆,336家境内外食品企业参展。据了解,本届食博会共引进25个食品产业项目,其中内资项目17个,总投资176.96亿元;外资项目7个,总投资9.69亿美元;战略合作项目1个。
来源:国际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