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国会展业规模继续保持增长,一跃成为展览大国。
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部分机电、机械类专业展会规模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其展会规模已居亚洲首位,甚至在全球也是规模最大的。业内人士认为,未来1-2年,中国还将出现一些规模居亚洲区域第一大的展会。
近年来,随着一些专业展会规模的快速增长,已将中国推向了展览大国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国际性的大型会展活动先后移师到中国举办,令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备受瞩目。
在全球经济危机缓慢的复苏中,中国会展市场却成为亚洲区域乃至全球的一大亮点。回顾2012年中国会展业发生的重大事件,均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馆首获世博金奖
中国参与国际性会展活动的创造力,已经得到了国际行业机构的认可。
2012年8月11日,韩国2012年丽水世界博览会(以下简称2012丽水世博会)中国馆荣获本届世博会最高奖项——A类展馆创意展示类“世博会奖”金奖。这是中国自1982年参加世博会、国际展览局(以下简称国展局)于2005年恢复评奖机制以来,中国馆首次获奖并一举荣获最高奖项。
本次世博会,中国馆以其新颖的设计、精彩的展示、丰富的活动和优质的服务获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自丽水世博会开幕以来一直是园区最受欢迎的展馆。
国展局秘书长洛塞泰斯高度评价中国馆,认为这是他在国展局工作20多年以来在国际舞台上看到的最好的中国馆。
受中国国务院委托,中国贸促会作为中国参加国展局和世博会的主管单位,与国家海洋局一道代表国家精心组织中国馆参与本次 世博会。中国馆的主题为“人海相依”,筹备时间长达3年。
本次“世博会奖”由9位来自世博、展示、设计、海洋等领域的专家共同组成的国际评委会评定。奖项分为创意展示奖和主题演绎奖两种,并根据展馆大小分为A、B、C、D四类展馆和金、银、铜三个等次。A类是占地面积在1000平方米以上四个模块(每个模块256平方米)的最大面积展馆。B类、C类和D类分别为三个模块、两个模块的展馆和联合馆。创意展示奖评审标准为展馆展示设计、内部装饰、展品、创新和展望未来的能力以及同主题的联系;主题演绎奖评审标准包括同韩国丽水世博会主题的联系、展示内容、信息传递等。
据悉,此次与中国争夺世博金奖的有曾荣获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期A类最大展馆主题演绎金奖得主德国、银奖得主俄罗斯,创意展示银奖得主日本、展示设计铜奖得主西班牙,还包括下一届世博会举办国意大利,正在全力申办2020年世博会的土耳其、阿联酋以及美国、澳大利亚、丹麦等国。
2012年9月17日,2012丽水世博会中国馆表彰大会在中国贸促会举行。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表示,中国馆荣获本届“世博金奖”,在中国参加世博会的历史上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万季飞强调,“十二五”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世博会作为加强国际交流,学习先进理念,服务经济建设的国际平台大有可为。要利用好世博的平台,极早启动筹备意大利2015年米兰世界博览会。
《中国农业会展指南》发布
由于缺少国家级的标准,近年来一些行业开始制定行业内的标准体系,并在行业内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其中,最早尝试制定行业标准的是《中国农业会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这项于2007年底,由农业部有关部门开始筹划开展行业性会展分类认定工作,历时一年多时间,于2009年1月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开展。
2012年9月3日,中国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发布了2010年-2011年《中国农业会展指南》中英文版,共有81个中等规模以上农业会展项目申请参与认定,经数据收集分析、专家组审定和网上公示等环节,最终,40个农业会展项目通过了分类认定,综合展和专业展各占一半。在20个获得AAA以上农业分类认定的会展中,综合展11个、专业展9个。
据悉,40个会展项目信息及认定结果已择要整理成册,编印成了2010-2011年度《中国农业会展指南》;参与认定的全部81个项目,已收入中国贸易报社主编的《2011中国展览年鉴》。
据了解,该分类认定工作明确不以营利为目的,各农业会展活动参加分类认定不收取评审费。《中国贸易报》等多家媒体机构将参与相关分类认定工作的调查、监督和发布。
据介绍,《指南》中获得AAA以上认定的农业会展项目基本上代表了我国农业会展业的发展水平。大力宣传和推广这些会展活动的经验,有助于引导国内农业会展组织者强化品牌意识、加强规范管理、提高办展效率,同时,《指南》也成为国外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选择合适高效的商贸流通、推广展示平台的有力依据。
由中国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发起的农业会展分类认定于2009年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这是我国首次开展的行业性会展分类认定,旨在更有效、更有针对性地对外推介优秀农业展会,促进农业会展行业资源整合和健康发展。
2011年6月,农业部办公厅发出《关于推进农业品牌工作的通知》,进一步明确了农业会展分类认定在打造品牌农业展会、发展农业会展经济方面的功能和目标。2010年,中国贸促会农业行业分会在2009年试行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农业会展分类认定。
数据显示,农业会展数量由2004年的122个增加到2009年的368个,5年之间增长了两倍。到了2011年,我国各地举办中等规模以上的农业展览会就达到256个。
展会壮大催生行业协会
长期以来,由行业协会主办专业展会是比较常见的现象。但如果一个展会规模逐年增长,并因此催生了行业协会,就值得关注了。
2012年11月29日,北京孕婴童用品行业协会(以下简称孕婴用品协会)在北京成立。这是北京首个由展览项目组织方——北京京正国际展览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京正展览)牵头成立的行业协会。
针对这一现象,中国贸易报社社长兼总编辑范培康认为,这标志着中国展览行业在市场化、专业化、品牌化、法制化的进程中,开始出现以规模展会为平台,向行业资源深度整合、贯穿上下游产业链条,品牌展会的外延效应的得以呈现。
据悉,京正展览总经理邓正学当选为孕婴用品协会会长,由其主办的北京京正·孕婴童产品博览会,也是极少用公司名作为展会名称的展会。2013年,是该展会连续成功举办的第十年,也将首次移师北京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新馆)举办,据悉,此次移师新址是因为展会规模已经增长到了超过8万平方米。
业界人士认为,在会展业界,由一个规模化孕婴童展会发起组建一个孕婴童用品行业协会,这充分表明展会除了具有品牌推广、商贸促进、信息交流等功能外,其他社会功能与边界已有所增强和扩展。
北京贸促会原副会长储祥银表示,随着中国展览规模和水平的逐年提高,未来以不同展览类别分别组建行业协会将会是一个趋势。
有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孕婴童市场得到了蓬勃发展,代理商和经销商数量倍增,孕婴童的消费市场急剧扩大,市场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已逐步成为促进消费的新兴行业之一。北京孕婴童行业发展迅速,从市场直营到目录直销、网络直销等多种营运模式并行,产业范围涵盖了衣、食、住、行、用、育、乐各个方面。北京孕婴童行业已全面进入全国市场,并产生了良好的效益,但行业还存在着诸多问题,如区域消费不均衡、同质产品集中、市场竞争不规范,缺乏相互交流和沟通平台、产品标准化贯彻不彻底等,需要行业人士共同来努力和提升。
据介绍,北京孕婴童用品行业协会的成立,将发挥政府和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从会员需求出发,将建立相应的专业委员会,开展各相关机构的合作,如解决企业融资、对外出口、法律咨询等问题,真正实现为会员服务。
此外,北京孕婴童用品行业协会将全力推动行业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并接受政府的委托,起草有助于行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发挥政府与企业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来源:中国贸易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