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的第七届中国—东盟博览会“魅力之城”印章交接仪式上,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正式对外宣布: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魅力之城”确定为海南省国际旅游岛,魅力海南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今年10月21~26日,海南将与东盟10国“魅力之城”同台展示风采。
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魅力之城”海南与东盟大部分国家隔海相望、一衣带水。由于地缘相近的优势,海南与东盟国家的民间往来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海南作为与东盟最近的省份之一,逐渐与东盟各国开始了政府和民间的往来,特别是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的加快,海南融入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更加积极。2007年海南把与东盟的经贸合作纳入政府日常工作。2009年成立统筹对东盟经贸的业务机构,并提出以越南为突破口、边贸为切入点,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强与东盟国家的经贸合作的工作思路。自此,海南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取得了迅速的发展。
与东盟友好往来日趋频繁
海南与东盟各国人脉相亲。中国近、现代史上有三次大规模移民现象——“闯关东、走西口、下南洋”,其中“下南洋”现象主要描述的就是海南等省人民移民到东盟各国的情况,目前居住在东盟国家的海南华侨华人已有200多万人。
自2007年以来,海南省先后共有10多批次省级代表团前往东盟国家考察。特别是2009年,时任海南省省长的罗保铭率团访问新加坡、越南,进一步推动了与新加坡、越南的深层次合作。越南、老挝、马来西亚、文莱等东盟国家政要多次访问海南。此外,海南还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中国—东盟博览会两个平台,与东盟国家政府官员会晤。
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合作的深化以及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海南受到各界媒体的关注。2010年12月,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组织记者前来海南了解海南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的情况。今年7月,中国—东盟博览会秘书处组织文莱、柬埔寨、印度尼西亚、缅甸、泰国、越南、老挝等东盟国家的22名经贸记者到海南考察,全面了解海南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情况。
与东盟经贸合作初见成效
海南省是岛屿省份,也是中国最大的经济特区。岛屿经济的出路是开放,经济特区的主题是开放。因此,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建立开放型经济,是海南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关键。东盟是海南对外开放的重点地区,以自贸区为主题的中国—东盟博览会为海南开展与东盟的交流合作提供了便捷平台。
东盟成为海南重要的贸易伙伴。近几年来,随着大企业进入、大项目带动和高科技支撑的发展战略不断推进,特别是国际旅游岛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海南对东盟的产业比较优势开始形成,对东盟资源类商品的需求迅速增长。2009年海南对东盟的贸易额首次突破10亿美元,同比增长48.7%。2010年为14.3亿美元,同比增长31%,占海南进出口总额的13.2%。2011年上半年为6.2亿美元,同比增长4.1%。目前,东盟已成为海南第二大贸易伙伴。东盟国家的传统资源性产品,如无烟煤、木片、椰子等为海南生产型企业提供了充足的生产原料,而海南生产的成品油、尿素、电线电缆等也畅销东盟各国。
东盟成为海南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地区。在国家鼓励企业“走出去”的背景下,政府牵线搭桥,帮助企业逐步走向东盟。海南企业在越南建设木材切片加工项目、在马来西亚设立公司从事农业机械销售、维修以及在老挝开展农产品种植、加工、贸易等业务,在柬埔寨展开电信项目运营合作。此外,还积极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投资合作平台加强与东盟的对接。
海南成为东盟企业的投资福地。由于资源禀赋相似,东盟投资商一直青睐海南。为了吸引东盟的投资,2009年,海南分别在新加坡、越南举办了大型的经贸洽谈活动,受到东盟企业家的关注。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启动后,新加坡等东盟国家的企业纷纷前来海南寻求投资机会。截至2011年上半年,东盟10国共有7个国家来海南资,共设立酿酒、造纸、房地产等类企业787家,合同外资40多亿美元,实际投资超18亿美元。
与越南的经贸合作成为海南拓展东盟市场亮点。近几年,海南成功地推动了与越南的经贸合作,为海南融入中国—东盟区域经济合作带来了巨大的信心。海南与越南隔海相望,海上贸易历史悠久,往来不息。海南拥有国家批准的对越边境小额贸易政策。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促使海南选择越南为加强与东盟经贸合作的突破口。在中国驻越南使领馆的帮助下,海南利用越南总理阮晋勇两次访问海南,时任海南省省长罗保铭、副省长李国梁访越的契机,先后与越南工贸部签署了《经贸合作备忘录》、《双方磋商合作机制》,与越南工商会签署了《双方加强企业合作的协议》。这些协议为解决琼越经贸合作中遇到的问题,促进双方企业之间的交流建立起了联络和磋商机制。目前,越南已成为海南对东盟贸易的重要增长点。2009年越南开始跃居与海南贸易的东盟国家首位,双方贸易总额达3.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海南对越南边贸额9317万美元,同比增长9.8%。2010年贸易总额达4.05亿美元,同比增长25%,其中,边贸额17年来首次超亿,达到1.40亿美元,同比增长50%。2011年上半年,越南是海南对东盟的第一贸易伙伴,贸易总额1.97亿美元,同比增长13.03%,海南对越南边贸额9288万美元,同比增长65.7%。海南成功开拓越南市场的模式,为进一步开拓东盟其他国家的市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抢抓机遇全面深化与东盟合作
2010年中国—东盟自贸区全面建成,为海南与东盟各国的合作创造了历史机遇,海南将以建设国际旅游岛为契机,发挥区位优势,突出比较优势,利用中国—东盟博览会等重要平台扩大影响力,努力在自贸区框架下取得更大的发展。
打造经贸合作平台对接东盟市场。海南正在西部的东方市规划建设地域经济概念的东方边贸城,依托八所港,打造集一般贸易、边境贸易和商贸旅游一体的中国(东方)—东盟商贸旅游度假区。同时,依托八所港水果进境指定口岸的特殊政策,打造东盟热带水果的集散地,辐射国内市场。
构筑物流综合体系连接东盟市场。经过几年的建设,海南初步形成了以海港、空港为“龙头”的物流体系,开通了海口—河内、海口—新加波、海口—吉隆坡、海口—曼谷的空中客运直航航线;海口—吉隆坡、海口—曼谷、海口—金边(非定期航线)的空中货运直航航线;开通了洋浦—越南海防、洋浦—越南岘港—越南胡志明的海上集装箱航线,并将在近期开通至越南的客货滚装船航线。预计到2015年,海南将初步建成海空一体、包括集装箱船、混装船、客货滚装船在内的、背靠华南、面向东南亚的现代航运物流体系,实现与东盟各国的紧密连接。
“东融西联”,延伸与东盟合作的腹地。在全面推动与东盟各国合作的同时,海南将积极推进“东融西联”战略,积极融入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融入广东连接港澳,加强与广西的交流,完善泛北部湾的合作机制,同时完善与长三角、环渤海等地区合作,为海南与东盟的经贸合作提供更广阔的发展腹地和为中国开拓东盟市场发挥桥梁作用。
借鉴东盟优势重点引进服务业投资。海南与东盟旅游资源相似,东盟旅游业国际化和开放程度较高,在酒店投资与管理、旅游房地产开发方面有着成熟的经验、充裕的资金。海南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服务业。第八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海南将利用作为“魅力之城”的大好机遇,举办专场旅游项目推介会,并与东盟国家旅游主管机构官员进行会谈等,进一步提高国际品牌影响力,扩大对东盟国家的招商引资力度,吸引东盟优质资金投资海南服务业,把服务业投资发展为海南与东盟合作的新亮点。
文章来源:国际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