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世博之窗
 
“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论坛畅想后世博蓝图
 

        在6日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主题论坛收官之作“和谐城市与宜居生活”论坛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们开始将关注的焦点转向盘点世博财富、展望“后世博”时代,此时距离本次世博会闭幕只有25天。


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空间研究所所长郑时龄的本次论坛主旨演讲即选择以“后世博的上海城市空间,迈向可持续发展和宜居城市”为题。
 

        他说,2010年世博会已经使上海成为了一座宜居的国际大都市,它让上海在城市综合实力方面和建筑品质方面都更上一个层次,“2010上海世博会已经成为上海城市发展的里程碑,在城市空间和环境方面推动上海向更宜居的方向迈进。”


        他指出“前世博”和“后世博”的上海有很大的变化,表现在城市发展的理念和建设未来的城市蓝图。
 

        对于外界关注的“后世博”规划问题,郑时龄透露说,上海在规划并实施一系列的发展规划,既会考虑“后世博”园区的发展,也考虑到整个城市的发展,其中上海和周边新城的协调发展是一个重点。
 

      “上海城市未来的发展必须适合人口众多、土地资源和水资源稀缺的特点。在主办世博会和‘后世博’时代,我们建设适合上海的理想城市模式。”郑时龄说。


        在此次论坛上关注世博财富、畅想“后世博”时代的还有不少来自国际组织的官员。


联合国助理秘书长、联合国人居署代理执行主任英格·克莱弗比两天之前刚刚参观过上海世博会。她说,上海世博会城市最佳实践区和其他的场馆,都指明了未来城市的发展之路。
 

      “世博会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范例,告诉我们怎么创造更好的城市未来:未来大家都有归属感,有很好的住房,有水电的供应,在社区当中,在白天晚上,妇女走在街上都不用害怕。”克莱弗比对上海世博会向世界留下的启示非常认同。


        在“区域协同与城乡和谐”的分论坛上,上海世博会总规划师吴志强亦探讨了未来城市的发展。他认为,城市需要有更持续的未来需要人类改变对城市的态度,“城市也是一个生命体,只有受到尊严和爱的城市才会回馈人类美好的生活。”
 

       他指出,未来的30年中国还将经历新一轮的城镇化过程,在这一轮进程中,中国必须要走出一条更加聪明的、更加绿色的城镇化道路。(李佳佳 陈婷婷)

 

文章来源:中安在线




[返回栏目页]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