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是:首页>世博之窗
 
闭幕感言:永不落幕的世博会
 

 

    核心提示:一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远远不在于它如何以恢宏的场景震撼人心,而在于它带来了什么样可资再生的思想资源、历史感悟。


                                       
                                                                                     本报记者 尤莼洁 
    2010上海世博会创造了多项历史纪录,有史以来参展国家与地区最多,有史以来参观人次最多,有史以来单日客流量最大……但坚固地构筑起这184天的,并非只有这些数字。 


    静下心来悄悄回望,我们赫然发现,记忆深处如此鲜明的,还是那一个个普通的场景,普通的故事,普通的人物。 
 

    那些相聚的欢乐、奋斗的汗水、无私的奉献、坦诚的思索……已经永远镌刻在历史的影像之中,它们也许会渐渐沉淀,但永远不会被遗忘,就如世博会159年历史之中的某些场景一样,被反复咀嚼、反复解读。 
 

    这些细节,以及背后蕴藏的种种深意,终将说明,我们还为身处的国家与城市,为身处的时代留下了一些别的财富。 


    一场永不落幕的世博会,远远不在于它如何以恢宏的场景震撼人心,而在于它带来了什么样可资再生的思想资源、历史感悟。 
 

    这是一项艰难而重要的使命。 
 

    159年,从1851年的伦敦到2010年的上海。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从对技术的崇拜到对文明的呼唤,从西方到东方。如斯洛文尼亚哲学家齐泽克在上海演讲时说:“我们正在朝着一个新的时代前进,我们不再是以前的人类了,我们走在这个时代的尽头。” 
 

    在时代的台阶之上,这一刻,世界目光聚焦之处,站着的,是中国的上海。 
 

    184天,4416个小时。我们不仅举全国之力,而且集世界智慧,关注“城市”,思考“城市”,探索现代文明最核心的问题。在5.2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来自世界各地的精彩阐释,多姿展示,最新科技,多元文化,低碳示范……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呼唤和引导人类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发生重大转变,进而推动世界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把思想的种子,植于无数颗心灵之中。“城市,让生活更美好”,这个命题在上海世博会开启,却远不是答案的终结。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人类的探索将永不落幕。 
 

    在时代的台阶之上,这一刻,城市转型交汇之处,遭遇的,是创新的世博。 
 

    184天,4416个小时。在这过程中,城市和城市生活本身的含义也在发生变化,世界先进理念为我们激发了科学发展的新自觉,办博的万众一心为我们展现了群众观点的新体验,“实事求是”的办博实践为我们注入了思想作风的新内涵,文明的世博之风为我们提升了城市精神的新风貌。 
 

    世博是一个充沛的富矿,办博是一次群众性的创新,是一种理念的飞跃和精神的洗礼。办博的宝贵精神财富,上升和凝聚为我们科学发展、走向明天的无穷动力。 
 

    为了更美好的明天,上海的发展将永不落幕。 
 

    “每一届世博会,不论规模大小,都使人类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有人曾经如此断言。确实,历史在承前启后,但同时,历史也需要不断超越——1939年的世博会前,纽约弗拉辛广场草坪埋下了 “时间囊”,其中是爱因斯坦“写给5000年后的信”:“商品的生产和分配却完全是无组织的,人们不得不为自己的生计焦虑地奔忙。而生活在不同国家的人们,总是过一段时间就要互相杀戮。这让每个想到将来的人,都会充满忧虑和恐惧……我相信我们的后人,应当会怀着一种理所当然的优越感,来阅读上面这几行文字吧。” 
 

    70多年后的今天,永恒意义上的世博会仍未落幕。184天的成功与精彩,我们完成了自己的承诺:举办一届“成功、精彩、难忘”的世博会。但,依然远远不能代替对城市未来发展的思索。 
 

    无论是对自身的发展,还是对世界的使命,面对新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清楚地知道通往未来的路上需要我们作出新的选择和决策,这,需要更多的智慧,更大的勇气。 
 

    作为历史接力跑其中的一棒,184天,4416个小时,每一次激动人心,每一次孜孜以求,每一次领悟成长,既改变我们,也改变世界,并将在未来的时空中,继续给予我们前进的力量。 
 

    在这一刻,我们只想与你分享,这184天中,那些闪亮的“星”,动情的“心”,敏捷的“行”,真诚的“省”,热忱的“兴”,多元的“新”。 
 

    那是永不落幕的铭记与珍重。 

 

文章来源:解放牛网 解放日报

 




[返回栏目页]    [返回首页]